Bryan 的读书笔记:《救猫咪》| 3 - “讲的是这样一个人,他……”
3 “讲的是这样一个人,他……”
本章关注的是主角。
先有“讲的是什么”,然后是“关于谁”。“谁”要为“讲的是什么”服务。
你的创意要有另一个版本,“这个剧本讲的是这样一个人,他……”,需要:
- 一个描述主角的形容词
- 一个描述坏人的形容词
- 一个能让人产生共鸣的目标
“他”就是我们代入的对象。作为观众我们会把自己投射到这个“他”的身上。“他”能让我们产生认同感,站在他这一边。
3.1 用角色强化一句话故事的创意
一句话故事讲的是主角的故事:他是谁,他要对抗什么,以及面临什么危机。
改职业,改性格,改年龄……调整主角符合以下要求:
- 能在剧情环境中引发最强烈的冲突
- 在情感上有最遥远、最曲折的路要走
- 能讨绝大多数人的喜欢!
小心“盲点”,不要因为自己/朋友喜欢某种东西,就觉得其他人也会喜欢。瞄准大众,不要跟市场过不去。
3.2 原始的驱动力 Primal Urge
促使主角追求胜利动机必须是原始的驱动力:生存、饥饿、性、保护所爱之人、对死亡的恐惧。
3.3 演员和演员的类型
很多明星擅长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类型。现在扮演这些角色类型的演员,只是从上一代的同类型演员手中接过了接力棒而已。
按照演员的类型去写角色,而不是按某一个明星去写,这样选角就不成问题。
几种演员类型划分: “奋斗的小伙子”类、“春心萌动的好姑娘”类、“小淘气”或“机灵小鬼”类、“性感女神”类、“迷人男神”类、受伤的士兵返回战场执行最后一项任务,以完成自我救赎”类、“遇到麻烦的尤物”类、“惹人爱的花花公子”类、“宫廷小丑”类、“智慧老爷爷”类……
拓展阅读:《经典人物原型45种》
各种角色类型的源流是必须掌握的知识。每一种角色类型都有自己的故事线,会让我们想要反复观看。不管政治正确是什么风向,时尚潮流是什么趋势,我们都依然想看到令人讨厌的角色遭到惩治,我们喜欢的角色赢得胜利。
你的工作是忘掉那些明星,把注意力集中在类型上,并尽量让它们呈现出新意。
3.4 特殊情况
群戏、传记片、根据已有素材改编电影……
这部分还是在谈不要脱离以上原则,举了一些例子讲使用回避、另立主角、新型主角等等手段来维护这些基本规则。
不管什么情况, 总之要抓住最基本的东西。给我讲一个故事,讲的是一个人,他……
- 能让我产生认同感
- 能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东西
- 要有魅力,让我想继续看下去
- 要让我相信他理应获得一个圆满结局,还要……
- 具有某种原始的驱动力,让我感同身受
3.5 回到一句话故事
确立了完美的主角,并设定好一个原始目标之后,就该回到一句话故事上去,把它完善得足够好,成为一个“稳赢创意”。
自始至终,按照“讲的是这样一个人,他……”这种形式来,能确保你不会偏离方向。如果你能忠于自己的一句话故事,那你就能写出最好的故事。而如果你写到半截发现自己偏离了一句话故事的方向,那你最好有个合理的理由。